获取方案

微信

WeChat

置顶

WeChat

获取免费方案

91吃瓜: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取得阶段性成果

品牌案例

91吃瓜: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取得阶段性成果

记者在7月11日云南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上获知,今年我省水旱灾害防御态势较为严峻,旱涝灾害交织发生。面对这一局面,全省水利部门积极践行防灾减灾新思路,严格执行上级要求,将“确保人员安全、水库稳固、堤防坚固、设施完好、城乡供水无忧”作为工作准则,全力以赴应对,现已获得初步成效。

年初,云南省遭遇了严重的干旱问题,旱灾最严重的时候导致25.04万人用水受到影响。等到5月23日进入雨季之后,又出现了旱涝急转的情况,全省经历了12次较强的降雨过程,暴雨和洪水接连不断地发生和重复出现。旱涝情况变化剧烈,具有三个显著表现:降水数量多、来得急,全省整体降雨量达到570.3毫米,比正常年份同期增加28.3个百分点,汛期降水468.4毫米,比过去多年平均值高出44.4个百分点;洪水上涨快、突破警戒线次数频繁,43条河流中有54个地点记录到超警戒洪水,其中10个地点超出了保证水位,超警戒次数在近十年中排第二位,伊洛瓦底江、澜沧江、长江、红河这四大流域的8个水文监测点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高的水位;灾害影响范围大、造成的损失严重,洪涝灾害波及了16个州(市)的112个县(市、区),影响人口数达81.89万人,水利工程方面损失金额高达4.9亿元。

面对复杂局面,全省水利部门依照“两个坚守、三个调整”的防灾抗灾指导思想,利用自身队伍特点和技术专长,不断加强监测、预防和预警水平,成功抵御了年初冬春长期干旱、汛期前后旱涝突变、雨季局部地区洪涝灾害密集发生的影响,筑起了坚固的屏障。

全面部署,成功应对干旱保障供应的严峻挑战。春季旱情出现紧急状况后,省级水务部门立即启动了干旱应对的第四级别应急措施,大力实施“从地下挖掘水源、从空中获取水源、将山泉引入用水区域、进行紧急调水、号召全体民众节约用水”这五项关键举措。动用应急井151个,实施山泉引水工程290个,开展应急调水工程139项,建设应急供水设施53套,共计帮助49.17万人和13.31万头大牲畜解决饮水难题,确保1371万亩农田获得灌溉支持。

实时磋商,防汛体系运转良好。严格实施全天候值班备勤和“1262”预警联动流程,自汛期开始,省级水利单位已举行协商部署21回,启动洪水防御三级应急1次、四级应急5次,共计协调各水利层级3303回,派遣专业团队2009人赴现场指导。

首先强化预警机制,建立三重监测屏障。汇集气象、水文、山洪监测点共计12046处,设立“空中降水”监测预警、“地面降水”监测及洪水生成过程预报、“洪水流动轨迹”监测预警三重屏障,拓展预警时间,提高预报准确度,以便为小型水库、溪流和山洪灾害提供及时预警。

监测预警及时响应,针对山洪实施精准躲避。密切监控山洪灾害动向,严格执行转移避灾的五个核心步骤,保证预警内容直接传达给负责人、直接告知民众。本年度发布山洪预警共计4009回,发送预警短信17.12万则,开展叫应应对1.55万回,为组织民众安全撤离争取了宝贵时段。

合理安排工作,确保项目安全度汛。全面明确水库、堤防、水闸、小型水电站及施工项目的度汛负责人,每天检查工作执行情况,仅五月份就检查了七百零四处水库。严格控制汛期最低蓄水位,有问题的水库应尽量排空。合理运用多个水工设施协同运作,充分发挥水库在控制洪水、减轻洪峰压力方面的重要作用。

方法革新,迅速处理紧急状况。完善重大水灾旱灾事故的指挥流程,保证消息迅速上报、分析快速做出决定、行动即刻展开。凭借“1262”体系,妥善处理了怒江州“5·31”水患,安全撤离了将近四千名民众。

到现在为止,我省防汛抗旱工作收获了显著阶段性成效。全省灾情险情基本稳定,没有水库溃坝,没有堤防溃决,没有关键设施受损,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得到可靠维护。省水利厅相关人士表示,目前云南正值汛期高峰,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时段即将到来,全省水利部门将时刻保持警觉状态,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工作,同时进行会商研判,科学开展水工程联合调度,落实各项防御工作,努力在洪水来临前消除风险隐患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维护社会秩序稳定。

获取一站式解决方案!
即刻开启你的世界品牌之旅!

获取方案

微信

WeChat

置顶

WeChat